我是采購部的陳杰。接近40度的高溫每天身上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口罩、帽子、面屏、手套、鞋套,身上綁著生物垃圾袋,里面裝滿了采樣管、拭子、標本袋、手消,就這樣一直穿梭在各個老小區(qū)中?,F在回想著當初爬樓梯入戶采集的樣子,既辛苦又心酸但也不缺真情。病毒可以被隔離,但溫暖不會被隔離,抗疫召我,義不容辭,只愿疫情早日消退!
輕傷不下火線,爭做疫情防控排頭兵,我是發(fā)熱門診的唐晴。面對疫情,砥礪前行,燃燒自我,在不知不覺中我已成長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8月1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連續(xù)工作一周,日夜顛倒和飲食不準點導致胃病復發(fā),疼痛難忍。醫(yī)生對我說:“你這個必須做手術,今天就做,請假吧,創(chuàng)面大必須住院一周?!?/span>
手術結束的第二天,我穿上防護服重返崗位,工作結束又馬不停蹄趕回病房。醫(yī)生警告我這樣會導致傷口出血,我看著醫(yī)生“我也是醫(yī)護人員”醫(yī)生沉默一會兒“身體重要,出血不是鬧著玩的?!蔽倚α诵Α拔抑溃业墓ぷ餍枰??!贬t(yī)生的警告就這樣被拋之腦后,因為我知道此刻前線是需要我的,在抗擊疫情的時候傷痛絲毫不能讓我的步履緩慢,我要與我的戰(zhàn)友們并肩作戰(zhàn),直至疫情結束,迎來光明的新開始。
我是門診部李承瑤。7月27日下午,我自愿加入成華區(qū)組織的應急抗疫支援隊。奔赴成華前,我回家看了還在生病的大寶和年紀尚小的小寶,婆媽看出我心中的不舍,告訴我“放心,有我們呢?!睂彝?,我是有愧疚的,但非常幸運我擁有無條件支持我的家人們。
我只想做孩子們心中的表率。只要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你、我、他齊心協(xié)力,相互理解,共同抗疫,我堅信一定能恢復疫情前的煙火成都。
我是醫(yī)保辦廖亞婷。盡自己微薄之力,有幸奔赴一線,不懼疫情,堅守在一線崗位。不負青春,不留遺憾。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希望如期而至的不只秋天,還有疫情過后平平安安的你!
我是心內科茍小紅。這張照片是我們順利完成隔離酒店保障工作后大家扛著自己的行李到五組團一棟進入7天集中隔離時的合影,也就意味著即將離開這里回歸醫(yī)院工作。他們調侃說像一群“難民”,可我覺得更像是“王者歸來”!作為新隔離酒店的第一批隊伍,期間大家配合默契,團結協(xié)作,相互鼓勵,克難攻堅,無畏艱辛,記得臨走時衛(wèi)健委的老師反復叮囑我們要守好國門、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很開心我們順利完成了隔離點保障工作。
我是神經外科吳小聰。每每忙碌歸來,汗水浸濕衣裳,看著皎潔的月光,疲憊的身心瞬間就感到了一絲清涼。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回歸正常生活。
疫情沒有年齡,我有。我是院感保健科王粵嫦,2019年12月29日,新冠疫情爆發(fā)那天,我22歲。2022年7月15日,成都715疫情首例患者復核標本陽性那天,我25歲。
2022年7月18日,外出執(zhí)行核酸采樣任務那天,25歲的我遇見一個小朋友。他有些緊張,問我:“阿姨,可不可以輕一點?”我點頭,看見小朋友張開嘴,牙沒長齊,怕他緊張,想了想說:“可以,但是你得叫我姐姐?!毙∨笥驯欢盒?。我趁他不緊張,示意他張嘴,快速采完。采完他還沒走,我又看了他一眼。小朋友認真地說:“阿姨,我今年5歲半,叫你姐姐不合適。”他說完我愣了一下,5歲半,疫情爆發(fā)3年,那他是從兩歲半開始做核酸的?我兩歲半...剛學會玩泥巴。
啊,祈禱疫情明天就結束!
我是院感保健科楊梅。作為一名普通的員工,我也會覺得防護服不透氣,N95口罩戴幾個小時下來鼻梁和眼下都生了壓瘡,身上濕了又干,干了又濕,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幾乎一天都不怎么喝水,忙起來,吃飯也不能準點。
截止到今天,我已經參加了近30次的核酸采樣任務。雖然熟練了,流程也更清晰了,各單位的配合也非常好了,但是我們所有人都在關心的是它到底什么時候走呢?
疫情當前,我們的工作雖然沒有救死扶傷那么轟轟烈烈,但是我們青年醫(yī)務人者也在貢獻著自已的一份力量,共同守護著“成都”這座城。
我是院感保健科鄒嘉昵。在成為一名醫(yī)務工作者之前,常常為一些對于抗疫醫(yī)務工作者不好的言論所影響,但當自己真正站在抗疫一線時,一句“辛苦啦”就可以讓自己內心雀躍不已,也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自豪感與認同感。
記得在今年7月,和同事在一處老居民區(qū)采集核酸時,來的大多都是老年人,他們雖在嘴上說著還要做啊,但仍自覺排隊,輪到自己時也會把嘴張得大大的,完了會說上一句“辛苦了”,偶爾也會有老人對著我們說“這么熱的天你們都來,我們也不能給國家添麻煩啊。”
這讓我不經想起開學典禮上的自己曾許下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我將時時鼓舞自己,唯有勇士,敢于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