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nèi)科
一、什么是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zhì)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二、高血壓有什么危害?
高血壓的危害在于對心、腦、腎(靶器官)損害,這些靶器官的損害程度一般與血壓水平密切相關(guān),中度甚至輕度高血壓也可能出現(xiàn)靶器官損害,與沒有高血壓相比高血壓患者的心力衰竭危險增加6倍,中風危險增加4倍,舒張壓每降低5mmHg終末期腎病的危險至少降低25%。
三、高血壓高危因素
高血壓的高危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不可控,但是有些因素是可控的。
四、高血壓的癥狀
高血壓起病緩慢,早期多無癥狀,多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有時有頭暈、頭痛、耳鳴、失眠、煩躁、心悸、胸悶、乏力等癥狀。
癥狀與血壓的高低未必一致,如長期的高血壓不及時有效的降壓,心臟就會因過度勞累而代償性肥厚和擴大,進而出現(xiàn)功能衰竭這就是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 長期下去除心臟外,腦、腎的破壞也同時發(fā)生嚴重的病變,大部分高血壓的患者死亡原因是中風、心衰和腎功能衰竭。
五、高血壓的診斷
對于診室血壓,不同日測量的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在不同日測量血壓至少有三次超過上述數(shù)值才考慮診斷高血壓。對于動態(tài)血壓來說,24小時平均血壓大于等于130/80mmHg,白天平均血壓大于等于135/85mmHg,夜間平均血壓≥120/70mmHg可以診斷高血壓,家庭自測血壓≥135/85mmHg可以診斷高血壓。診斷高血壓還要根據(jù)血壓升高的程度進行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