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保健科
這個五月,我們迎來營養(yǎng)界的大事件――2019年全民營養(yǎng)周,您準備好了嗎?
2019年5月12日―18日,是我國第5個全民營養(yǎng)周(NNW)。今年的宣傳口號“全民營養(yǎng) 全面小康”,“健康中國 營養(yǎng)先行”。主題為“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主要內容為“吃動平衡行動”,以“合理膳食”為核心,集中宣傳“蔬菜水果”科學信息和健康益處,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水果和蔬菜對我們健康的好處。
第一、我們平時吃的水果和蔬菜有什么區(qū)別嗎?
這兩類食物雖然有明顯不同,但界限并不清晰。一般而言,植物用于傳宗接代的果實多屬于水果。而草本植物的根、莖、花、葉多屬于蔬菜。另外,可以食用的菌類,藻類也歸為蔬菜。有些果實可以當做蔬菜,也可以當做水果(比如西紅柿)。但是成熟的水果含比較多的水分和糖分,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很豐富,但膳食纖維較少。而蔬菜通常含糖分很少,維生素礦物質很豐富,膳食纖維含量比較高,對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也很豐富。當然,其中的抗營養(yǎng)因素也比較多。水果可以直接生吃,而蔬菜生吃多無法下咽,需要烹調成菜。
第二、健康人每天要吃多少蔬菜水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食物多樣,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推薦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200-350g新鮮水果。這個指南是針對我國居民的營養(yǎng)需要和膳食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的,因此具有普遍指導意義。蔬菜、水果類包括葉菜、根莖類、鮮豆、食用菌類等,這類食品含有豐富的人體代謝需要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等營養(yǎng)成分;蔬菜、水果類屬于含能量較低的食物,每天食用適量的蔬菜、水果,對滿足機體的飽腹感、控制體重有益;同時,蔬菜水果中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對調節(jié)機體代謝、增強免疫力、保持心血管健康、降低慢性病尤其是肥胖的發(fā)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水果能代替蔬菜嗎?
通常情況下,不能靠吃水果來代替蔬菜。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和蔬菜并不完全重疊,只吃水果,或者只吃蔬菜并不能相互替代其營養(yǎng)作用。另外,水果和蔬菜品種本身也比較多,營養(yǎng)價值也有差別,蔬菜水果也應該多樣化,對健康也才更有益。
第四、減肥期間怎么吃水果和蔬菜?
控制體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飲食。肥胖是一種由于攝入的能量超過機體所消耗的能量,與遺傳、飲食、運動、生活方式和精神情緒等有關,其中飲食是能量不平衡的決定因素,長期能量攝入過剩是體重增加的根本因素。除了過量攝入含脂肪豐富的食物以外,過多的攝入含糖量高的水果也是導致體重超標的原因之一。
在減重期間,需要注意科學選擇水果及控制水果攝入量,盡量挑選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不要選擇蘋果、草莓、木瓜、梨等,少吃香蕉、桂圓、荔枝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另外,水果的吃法也有講究,新鮮的水果代替水果汁、水果干。吃水果的時間也有講究,建議放在上午或下午,盡量避免晚餐后再攝入水果等其他食物。下表列出的是常見水果的能量值。
減重期間,保證攝入適量的蔬菜是減重關鍵,蔬菜既是維生素C、胡蘿卜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的良好來源,又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在提供營養(yǎng)的同時,可以使機體有飽腹感,滿足人體食欲的需求;且膳食纖維有助于降低血脂、緩解便秘、促進腸道健康。建議在進餐時,先吃蔬菜,然后再進食其他淀粉類或動物性食物,避免攝入過量高能量的食物。